欢迎访问广东省地质学会官方网站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三)

2014-11-13

 

 

    图件的编制:
    a)应绘制初至波或续至波相遇综合时距曲线,使用比例尺为纵向1cm相当于20ms,横向1cm相当于20m。
    b)剖面图:可采用相遇(或追踪)时距曲线延迟时间法、t0法和差异时距曲线法及时间场法等进行资料解释,绘制折射界面,并将断点、界面速度标注在折射界面的相应位置上。
    c)平面图;
    1)界面速度及基岩地质图:按坐标将断点及界面速度值展在相应的测线上,并根据地质规律组合断层和勾绘界面速度图;再根据界面速度的变化范围与各个时代地层或岩性的对应关系编制基岩地质图,并标注地质时代。
    2)界面深度平面图;根据深度剖面图绘制。
    7.6.3折射资料的计算机解释
    7.6.3.1应以先单重后多重观测系统的顺序并采用准旅行时法、哈莱斯法、共轭点法、时间项法与波路计算法等进行计算机自动作图解释,完成折射界面的绘制和速度参数的求取。
    7.6.3.2根据同一界面连续追踪情况,一次输入记录应以1~3个排列为宜。
    7.6.3.3计算机解释资料应有5%~10%的人工解释成果进行校验。
    7.6.3.4图件编制要求同7.6.2.2。
    7.7 VSP资料解释
    7.7.1正确识别VSP资料上的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多次波、绕射波、转换波以及井筒干扰波等各种类型的波。
    7.7.2与地震剖面对比标定主要反射层对应的地质层位,并求取速度参数。
    7.7.3在进行多波勘探时,根据VSP资料的p、s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标定地震p、s波时间削面反射波的反射时间,确定同一地震反射界面在p、s波时间剖面上的对应关系。
    7.7.4鉴别地震剖面上的多次波,并确定多次波的传播路径。
    7.7.5进行横向预,研究井旁构造,确定断点离井距离。
    7.7.6预测未钻穿地层反射界面的埋藏深度。
    7.7.7计算地层的吸收系数和衰减系数。
    7.7.8同时进行p、s波观测时,研究p、s波速度比、泊松比与岩性的对应关系,并利用矢端图、转换波的快,慢波时差,进行裂隙分析。
    7.8 工作站解释的特殊要求
    7.8.1加载数据
    7.8.1.1输入的测量、井位坐标等数据应与给定的数据一致。
    7.8.1.2钻井的地质分层数据、输入的测井曲线特征应与给定的一致。
    7.8.1.3屏幕上显示的地震剖面应与纸剖面一致。水平切片与垂直剖面在交线处的信息特征应吻合。
    7.8.1.4加载的注释应正确,且布局合理。
    7.8.1.5时深转换数据应正确。
    7.8.2屏幕显示参数
    7.8.2.1测线位置底图应大小适宜,布局合理;显示窗范围应重点突出,注释清楚。
    7.8.2.2颜色选择应使主要研究对象突出,有最佳视觉效果。测线交点处的层位颜色应协调一致。
    7.8.3解释
    除按7.2与7.3的规定执行外,应满足下列要求。
    7.8.3.1水平切片的时间间隔一般为2~10ms。
    7.8.3.2利用层位拉平功能,研究同一地质层位振幅、速度及其它特殊参数的异常,分析解释各种地质现象。
    7.8.3.3利用三维空间自动追踪和透视立体显示进行构造研究。在断层处,拾取的层位上、下棱反射中断点应与拾取的断层线衔接,并检查、校正解释的合理性。
    7.8.3.4利用三维资料进行目的层岩性研究时应制作沿层信息切片,并分析切片上的信息异常的分布形态和范围。
    7.9 水文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及成果图件
    7.9.1利用常规及特殊处理剖面解释含水层顶(底)板反射波,并利用7.2.6.2中方法编制等高线平面图。
    7.9.2利用特殊处理剖面显示的含水层反射波速度、频率、振幅等参数变化规律分析其含水性,编制与地层含水性有关图件。
    7.10 模拟技术
    7.10.1应采用正、反演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指导采集、处理工作,提高地质解释成果的可靠性。
    7.10.2根据收集到的地质、物探资料和多参数值的可能变化范围,建立地质模型。
    7.10.3数值模拟应根据地质模型采用相应计算方法迭代计算。
    .10.4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结果应与实际资料对比验证。
    7.11 成果图件要求
    7.11.1平面图
    7.11.1.1底图精度要求:
    底图均采用直角坐标网格。
    a)网格边长误差不大于0.2mm;
    b)网格对角线误差不大于0.3mm;
    c)各网格对角线上所有坐标线的交点偏离误差不大于0.2mm;
    d)图底边长及对角线误差不大于0.3mm;
    e)地震测线控制点误差不大于0.2mm;
    f)钻孔孔位展点误差不大于0.2mm。
    7.11.1.2图面设计要求:
    a)图幅设计大小和分幅应考虑复制及印刷纸张规格,以合理、方便使用为宜;
    b)在制图区域内个别部分外延太长时,可将外延部分用同比例尺移图于图幅内空白处,并与主图有一定的重迭。
    7.11.1.3图面要求:
    a)平面图应以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其度带、坐标系、高程系、地物符号等标记方式应与地形图一致。
    b)村庄、河流、道路等地物应根据图面的内容和需要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取舍。
    c)直角坐标网格采用10cm×10cm(1:2.5万时为8cm×8cm)。
    d)地震测线始端应标记测线号,端点、转折点应标记桩号(以m单位)。
    e)等值线数值标记方向应与等值线方向一致,数值排列方向应与等值线走向垂直。
    f)图例一般应置放于图的左下方,图中主要图示符号应在图例中注释。
    g)图签置放于图的右下角,内容规格见附录C13。
    h)平面图应标注图名和比例尺,一般置放于图上方的图框外。
    i)平面图由两幅以上的图幅相拼接时,在无图签的每张图幅右下角的图廓外1cm处加注接图图签。内容规格见附录C14。
    j)指北针宜放在图的右上角。
    7.11.2地震地质剖面图
    7.11.2.1底图精度要求:
    a)测线上桩号间误差不大于0.2mm。
    b)标高线间误差不大于0.2mm。
    c)测线交点、钻孔位置误差不大于0.2mm。
    7.11.2.2图面要求:
    a)削面图上应画出标高线,两端应标注高程。标高线间隔由作图比例尺确定。
    b)在地形线上应标记地物,测线桩号、测线交点、测线转折点、钻孔位置(以虚线图示投影钻孔位置),测线端点及转折点应标明方位角。
    c)削面图上应绘出钻孔简易柱状图,标明主要地质界线,可采煤层编号、深度及厚度等。
    d)削面图上地震地质成果用粗实线表示,推断的地质界线用虚线表示。
    e)图签置于右下角。
    f)在断层线下方应标明断层号、落差和倾角。
    8 报告的编制与审批
    8.1 编制成果报告的要求
    8.1.1施工结束后,应在6~10个月内提交地震勘探报告。跨年度施工的项目,应按年度编写地震工作总结;综合勘探项目,应提交地震报告并参加综合地质报告的编制。
    8.1.2编写成果报告时应充分分析有关地质、物探资料,做列报告内容齐全,观点明确,证据充分,重点突出,叙述清楚,文字简练,图表齐全、整洁、美观。
    8.2 报告编制提纲
    8.2.1 文字说明
    8.2.1.1序言。
    8.2.1.2概况:
    a)地质任务;
    b)勘探区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条件。
    c)以往地质、物探工作。
    8.2.1.3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
    a)地质概况:
    1)地层;
    2)煤层;
    3)构造;
    4)岩浆岩。
    b)地震地质条件:
    1)表层;
    2)浅层;
    3)深层。
    8.2.1.4野外施工方法。
    a)试验工作及结论;
    b)测网布置;
    c)资料采集方法(包括VSP及低(降)速带调查);
    d)野外工作量完成情况及质量评价;
    e)测量工作及质量评价。
    8.2.1.5资料处理和解释:
    a)资料处理流程和参数。
    b)处理成果质量评述。
    c)资料解释方法:
    1)波组特征、主要反射波地质层位的确定及命名;
    2)波的对比;
    3)速度研究;
    4)构造解释;
    5)岩性解释(煤层、煤层(成)气、岩浆岩等);
    6)剖面图和平面图制作方法及精度分析。
    8.2.1.6地质成果:
    内容包括:覆盖层厚度、主要煤层深度#起伏形态及隐伏露头的控制程度;勘探区内构造形态及构造发育的一般规律;主要褶曲和断层的基本特征、延展情况及控制程度;岩浆岩分布及对主要煤层的影响;主要煤层厚度变化趋势;主要煤层的裂隙发育情况、围岩岩性变化及地应力等特征的分析研究;地震层序划分和对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等。
    8.2.1.7结论:
    a)成果评价:评述实际达到的勘探研究程度;设计所确定的地质任务完成情况和验证情况。
    b)勘探技术经济效益。
    c)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8.2.2附图
    a)实际材料图(地形、地物、测线、钻孔等);
    b)反射波T0等时线平面图;
    c)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含构造控制程度)或其它地震标志层等高线平面图;
    d)覆盖层等厚线图或基岩面等高线平面图;
    e)地震勘探前后构造对比图;
    f)基岩地质平面图;
    g)地震地质剖面图;
    h)地震时间剖面图;
    i)测量成果展点联测平面图;
    j)速度图;
    k)其它图件。
    8.2.3附表
    a)测量成果及精度表;
    b)工程量统计表;
    c)时间剖面品质一览表;
    d)断层控制一览表;
    e)其它附表。

如果地质任务中有矿床水和煤矿灾害地质问题时,应增加相应的内容。
8.3 成果报告的验收与审批成果报告的验收与审批一般分初审、评论、审查及批准4个阶段。8.3.1初审:由省(区)煤田地质局或勘探单位组织,并写出初审意见。初审的主要任务:a)查勘探设计和经济合同中规定的地质任务的完成情况。b)对报告基础资料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结论。c)当报告与已完成的地质报告有关联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协调报告之间的关系。8.3.2评论:大型或重点报告在审查会议召开前应由报告审批机关(或任务来源单位)聘请专家对报告进行评价,提出评论意见。8.3.3 审查:报告由审查委员会审查。审查委员会在认真研究报告和听取初审、评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批准(或不批准)报告的建议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8.3.4 批准:审批机关(或任务来源单位)在审查委员会建议的基础上下达审批文件。 9 质量检验与评价标准 9.1 原始资料的验收制度9.1.1物测队应建立建全由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实施三级质量验收制度。9.1.2仪器年检、检波器测试、爆炸及井口信号对比资料由物测队主管工程师组织审查验收。9.1.3仪器月检、检波器一致性检查,由项目负责人审查验收。9.1.4仪器周、日检及当日施工的原始资料由操作员自检,施工员(或现场解释员)初评。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汇报,查找原因及时纠正。9.1.5施工员(或现场解释员)应定期将野外所有原始资料(包括仪器班报、观测系统图、测量班报、爆炸班报、钻机班报、监视记录、原始数据盘、带)整理好,送解释组登记复评,解释组应将复评结果和意见及时反馈给分队及施工员。9.1.6各种试验资料和同一测区采用两台以上仪器工作时的仪器对比资料由项目负责人审查验收。9.1.7省局及物测队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抽查量不少于30%)。9.2 原始质量要求9.2.1地震地质条件一般地区,甲级率应不低于60%,丢炮率应不高于5%;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甲级率应不低于40%,丢炮率不高于7%;地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地区,甲级率应不低于20%,丢炮率不高于10%。9.2.2 物理点合格率:全区合格率不低于98%,单条测线合格率不低于95%。9.3 原始资料质量的评价标准9.3.1仪器年、月、周、日检,检波器测试、道一致性,爆炸与井口信号对比按附录A规定的指标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级。9.3.2各种班报、图表按制作、填写质量分合格、不合格二级:制作、填写工整,美观无错误,或有少量易纠正的错误,但不影响质量者为合格;填写不认真,字迹潦草,错误较多又不易改正者为不合格。9.3.3生产记录的评价标准生产记录必须在仪器年、月、周、日检合格,测量成果、仪器班报、观测系统正确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生产记录分甲级品、乙级品、废品三级。
a)甲级品记录(应满足以下各条要求):1)爆炸信号、井口信号准确(井口信号设计不要求者除外)。2)激发点、检波点位置正确。3)工作不正常道(狂跳、感应、串道、反相、不工作道等、不超过仪器接收道数的1/48,并五连续的不正常道。4)记录有效段(最深目的层以浅),无明显的炮井(激发)噪声和工频干扰;面波干扰有效波不超过仪器接收道数的1/8(可控震源激发时不超过1/3);初至波前的背景噪声或感应幅度(回放增益为30dB时),大于3mm的不超过仪器接收道数的1/12。5)勘探深度满足设计要求,目的层反射波齐全,且能识别主要目的层反射波(因地质构造原因目的层反射波缺失者除外)。6)采用可控震源时,扫描参数正确、稳定、辅助道工作正常。7)磁带(盘)质量符合要求,无明显丢漏码错误。b)乙级品记录:凡达不到甲级,又不是废品的记录评为乙级品记录。
c)废品记录: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评为废品记录:
1)爆炸信号不准;多台可控震源的工作频率和相位不一致。2)测线布置不合理,未按设计要求施工。3)仪器班报记录不清,测线号、带盘号、激发点桩号、文件号等之一有错误而又无法查对。4)不正常工作道超过仪器接收道数的1/12;面波干扰主要反射波超过接收道数的1/3 (可控震源激发时超过2/3);一贯不正常道连续超过四炮,自第五炮起评为废品。5)因仪器、激发、接收等因素不正确,未能获得主要目的层反射波。6)可控震源扫描参数有错误,存在二次或多次初至。7)震源位置超过5.3.2.4a中的规定。8)无法解编的记录。9.3.4试验记录的评价标准:试验记录分合格,不合格两级。
a)合格记录:1)试验目的明确,方法正确,符合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要求。2)因素变化单一,有分析和说明问题的价值。b)不合格记录: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记录:
1)不符合合格记录要求之一者。2)存在9.3.3中 (对反射波品质要求除外)缺陷之一者。9.3.5 VSP记录的评价标准VSP记录分甲级品、乙级品、废品三级。a)甲级品记录:1)爆炸信号、井口时间准确,监控子波记录合格。2)观测点深度准确,初至波起跳清晰,初至前无明显抖动,续至波能量适中、信噪比较高。3)在有效波记录范围内无感应及乱跳现象。b)乙级品记录:凡达不到甲级,又不是废品的记录评为乙级品记录。
c)废品记录: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评为废品记录:
1)观测深度错误;2)爆炸信号不准。3)主要目的层的上行波被干扰或因感应而无法辨认;4)无法解编的记录。9.3.6低(降)速带调查记录(小折射及微测井)的评价标准低(降)速带调查记录分合格、不合格两级。
a)合格记录:1)观测方法、仪器因素正确。2)激发点和检波点位置(深度)准确;测点位置正确。3)爆炸信号准确,初至波清晰可靠。4)小折射记录不正常工作道不超过仪器接收道数的1/12,且无边道、相邻两道工作不正常现象。b)不合格记录:凡未按设计要求施工及不符合合格记录条件之一者。
9.3.7多波地震记录的评价标准9.3.7.1试验记录按9.3.4要求评价。9.3.7.2 s波生产记录在激发出s波的前提下,按9.3.3要求评价,未获得s波的记录为废品。9.3.7.3转换波记录的评价标准,按三分量检波器的类型分两种。a)三分量与X、Y、Z轴平行的检波器的生产记录可直接按9.3.3评价。b)三分量与垂线呈54.7?型检波器,应提供由监控仪进行波场分离(坐标旋转)转化为X、Y、Z分量后的记录,再按9.3.3评价。9.3.8折射波记录的评价标准折射波记录分甲级品、乙级品、废品三级。
a)甲级品(满足以下各项要求):1)爆炸信号准确;2)初至波清晰可靠,续至波可辨认;3)背景平静,初至区无干扰影响;4)目的层折射波能在初至区内连续追踪;5)观测方法正确,激发点、检波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6)工作不正常道不超过仪器接收道数的1/24(非边道)。b)乙级品:凡达不到甲级,又不是废品的记录评为乙级品记录。
c)废品: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评为废品记录:
1)计时信号不准;2)未按设计要求施工;3)互换、连接道时差大于5ms;4)初至波、续至波难以辨认,无法可靠对比;5)工作不正常道超过仪器接收道数的1/12,边道或相邻两道工作不正常。9.4 处理成果检验与评价标准9.4.1 二维资料处理成果的质量要求和评价标准9.4.1.1解编及预处理的质量要求:a)空间属性、静校参数正确,并打印输出;废炮、不正常道剔除准确。b)预处理时造成的空炮不超过1%,且无连续空炮。c)应有预处理合格的近激发点接收道的一次剖面。9.4.1.2速度分析质量要求:a)速度分析点和宽行列表参数符合处理说明书的要求。b)速度谱(或速度扫描)显示及道集动校正显示清晰。c)拾取的速度合理。9.4.1.3中间资料(包括频谱分析、频率扫描、速度谱、速度扫描)及各项试验结果齐全,显示清楚,参数标注准确。9.4.1.4处理成果质量评价标准:处理成果质量分合格剖面、不合格剖面两级。
a)合格剖面:1)处理方法正确,处理流程和参数选择合理。2)波形无畸变,无振荡噪音和感应现象,无随机干扰和野值,没有因能量不均匀引起的条带现象,偏移剖面在目的层范围内无划弧现象。3)剖面清晰美观,内容齐全无涂改,无人为差错,总CDP道数与实际相符。4)剖面的边图、顶图内容齐全,且无差错。5)进道方向正确,显示的道间距离均匀,记时线标注清楚。6)变面积适当,灰阶度符合要求;胶片透明良好,无黄斑、虚影、漏光、折损、手印等缺陷。7)彩色剖面进道均匀,色标合理,顶图正确。b)不合格剖面:凡达不到合格剖面标准之一者为不合格剖面。不合格剖面不能出站。
9.4.2三维资料处理成果的质量要求和评级标准资料处理质量除按9.4.1.1~9.4.1.3要求外,还有如下要求:9.4.2.1解编及预处理的质量要求:a)同一激发点不同仪器记录的炮文件合并正确。b)炮线方向上的炮文件重排分选与班报$观测系统一致。c)实际坐标与相对坐标的换算准确。d)激发点、检波点位置分布图,共中心面元叠加次数图正确。e)所提交的地表模型:包括地表高程等值线图、低降速带等厚度图和速度图等正确,精度符合要求。9.4.2.2速度分析质量要求:a)水平叠加和偏移速度模型正确、合理。b)速度分析网点分布合理。9.4.2.3中间资料质量要求:水平叠加的纵、横向剖面正确,同相轴无异常中断现象。
9.4.2.4三维偏移和水平切片质量要求:a)偏移剖面上目的层的信噪比较高,无波形畸变,断点清晰;绕射波收敛,反射波、断面波归位良好,无干涉现象。b)偏移剖面上目的层有效范围内无划弧现象。c)偏移剖面无多道、少道现象。d)水平切片处理符合设计要求,显示清晰。e)连井剖面及其它特殊处理剖面符合设计要求。

附 录A

 

 

(标准的附录)

仪器设备的检验和技术标准

A1 数字地震仪的检验项目和技术标准

A1.1 SN388地震仪

A 1.1.1 日检

a)测试当日首炮排列采集站的脉冲响应并绘图,道脉冲响应一致性误差不超过1%。

b)测试当日首炮排列检波器的脉冲响应并绘图,道脉冲响应一致性误差不超过15%。

A 1.1.2 月检

对本月使用的所有采集站按野外施工因素进行检测,并把结果打印输出。

检验项目:

a)畸变测试;

b)噪音与漂移;

c)脉冲测试;

d)串音。

A 1.1.3 年检

对仪器配置的所有采集站,电源站用TMS388检测仪进行检测、调校,并把正确的结果打印输出。

在仪器配接可控震源施工时,尚应做下列测试:

a)回零噪音抑制和数据逐位校验的相关测试;

b)不同叠加噪音抑制的叠加测试;

c)数据逐位校验的PAM或APM的脉冲测试;

d)叠加、校零噪音抑制的测试;

上述各项的技术要求,应与仪器说明书中的图形一致。

A 1.1.4 技术标准

A 1.1.4 畸变:

a)各道畸变值不大于0.0003%。

b)动态范围:

采样率

增益

0.5ms

1ms

2ms

0dB

110dB

12dB

110dB

24dB

106dB

A 1.1.4 .2噪音与漂移:

a)噪音:

采样率

增益

0.5ms

1ms

2ms

0dB

3200nV

1600nV

1600nV

12dB

800nV

400nV

400nV

24dB

400nV

200nV

200nV

b)漂移:

采样率

增益

0.5ms

1ms

2ms

0dB

3200nV

1600nV

1600nV

12dB

800nV

400nV

400nV

24dB

400nV

200nV

200nV

A 1.1.4 .3脉冲测试:

最大脉冲响应平方差(%):

采样率

0.5ms

1ms

2ms

平方差

1.5

1.0

1.0

A 1.1.4 .4串音:

3/6道采集站:不小于95dB。

A1.2 BOX地震仪

A 1.2.1 日检

a)测试当日首炮排列采集站的脉冲响应并绘图,道脉冲响应一致性误差不超过1%;

b)测试当日首炮排列检波器的脉冲响应并绘图,道脉冲响应一致性误差不超过15%。

A 1.2.2 月检

对本月使用的所有采集站按野外施工因素进行检测,并把结果打印输出。

检验项目:

a)系统噪音;

b)直流漂移;

c)动态范围;

d)系统脉冲;

e)串音。

A 1.2.3 年检

对仪器配置的所有采集站,按仪器要求因素测试,以1ms采样率为准。

检验项目除包括月检项目外,还应有以下项目:

a)谐波失真(畸变);

b)计时精度;

c)精度;

d)共模抑制比。

A 1.2.4 技术标准

A 1.2.4 .1系统噪音:

采样率

增益

0.5ms

1ms

2ms

12 dB

3.000μV

2.125μV

1.500μV

24 dB

0.800μV

0.600μV

0.400μV

36dB

0.312μV

0.250μV

0.156μV

48dB

0.250μV

0.200μV

0.125μV

A 1.2.4 .2直流漂移:

采样率

增益

0.5ms

1ms

2ms

12 dB

0.3000μV

0.2125μV

0.1500μV

24 dB

0.0800μV

0.0600μV

0.0400μV

36dB

0.0312μV

0.0250μV

0.0156μV

48dB

0.025μV

0.020μV

0.0125μV

A 1.2.4 .3动态范围:

采样率

增益

0.5ms

1ms

2ms

12 dB

113dB

116dB

119dB

24dB

113dB

115dB

119dB

36dB

109dB

111dB

115dB

48dB

99dB

101dB

105dB

A 1.2.4 .4系统脉冲:

振幅差不大于5%;相位差不大于10deg。

 


                                                      

关于学会  |  About 更多..

广东省地质学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省内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省科协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挂靠在国土资源部)的组成部分。业务指导单位为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挂靠单位是广东省地质局,社团登记机关为广东省民政厅。

简介组织机构领导成员学会章程大事记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610房
邮政编码:510080

电话:020-86210850
邮箱:dzxh2005@126.com

会员服务  |  Servic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