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省地质学会官方网站

王根厚

2014-11-13

王根厚,男,1963年7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力学本科毕业,199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2000年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在职博士。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为教授。曾担任中国地质大学基础地质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院长、青藏地质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工会兼职副主席、北京市构造专业委员会秘书。

    多年来,通过对青藏高原变形构造研究,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近几年来,本人追踪构造地质学国内外研究前缘,刻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在区域构造研究领域方面取得一些初步进展。(1)伸展构造制研究方面,通过对青藏高原等地区的伸展构造的沉积、变形方面以及热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将伸展作用分为主动伸展和被动伸展,并强调被动伸展是挤压背景下的产物;提出了造山带核部变形、变质杂岩的概念,并认为造山带变形、变质杂岩出露地表机制多与逆冲推覆作用期后的伸展密切相关,也就是逆冲期后的伸展,并建立了造山带变形、变质杂岩变形及表露地表的模式,为研究伸展构造提供了一种思路和丰富的资料。(2)提出了阿尔金新生代转换构造,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斜向逆冲构造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为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资料。从更大尺度看,任何大型的平移断层、逆冲推覆构造、伸展剥离构造在自然界中都不是孤立的产出,它们都存在着转换、调节问题。大型平移断层的规模、位移量、延伸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根本问题就是把平移断层孤立看待,因此,对转换断层的认识是一个地质思维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全面思考还是孤立认识地质现象的问题;(3)对过对青藏高原断裂构造研究,提出青藏高原断裂系统斜向构造十分发育,并对柴达木北缘斜向断裂构造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
 


                                                      

关于学会  |  About 更多..

广东省地质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省内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地质科技工作者及其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学术性社团,是发展地质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广东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接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业务指导。
        广东省地质学会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地质学会在中山大学地质系及两广地质调查所中所设的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小组(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于1922年2月3日),1952年成立中国地质学会广州分会,理事长是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陈国达。1964年改称广东省科协地质学会(列为第一届),1980年改名为广东省地质学会,一直挂靠在广东省地质局,此后学会理事长均由广东省地质局局长、副局长或总工担任。
        学会学会现有单位会员116家,个人会员5181名,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3 个工作委员会、1个咨询服务中心和秘书处。秘书处日常办公地点设在紫园商务大厦。

简介组织机构理事会学会章程大事记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1502房
邮政编码:510080

电话:020-86210850
邮箱:dzxh2005@126.com

会员服务  |  Servic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