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省地质学会官方网站

侯读杰

2014-11-13

    侯读杰, 1964年11月生,河南唐河县人,1984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1990年江汉石油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在石油大学(北京)取得博士学位。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底破格晋升教授。侯读杰同志98年被评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99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99年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成果奖。2003年获李四光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现主要讲授《油藏地球化学》和《石油和天然气运移》课程的教学,并指导油气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方面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近期主要侧重于油藏地球化学,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油气运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他代表性的论著有四本:《陆相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松辽盆地石油地球化学新进展》和《油藏及开发地球球化学导论》《实用油气地球化学图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中英文版在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同时在《科学通报》、《地质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致力化石燃料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基础研究, 先后于1995和1997年,在我国发现了甲藻甾烷和C31甾烷,鉴定其分子结构,讨论其地质应用,成果论文两次在《科学通报》中、英文上发表,并将其分子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事件地层学,开拓沉积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研究的新领域。

    近些年来,分别完成了油藏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报告有:《辽河盆地冷东地区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渤海海域沙垒田凸起―沙东南构造带油气性质差异原因分析及成藏期次研究》、《油藏地球化学在涠12-1、文昌13-1、文昌13-2油田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惠民凹陷夏502地区油藏地球化学应用研究》、《柯克亚油藏油气运移方向研究》、《应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分析珠三坳陷及神弧隆起的油气运移及油层连通性研究》等研究报告。

    在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完成的研究成果有:《地层水的化学成份与天然气的成藏关系研究》、《不同类型母质成气机理及有效性评价》、《丽水凹陷天然气特征及成因判识》、 《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等成果,并对台北坳陷沥青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学会  |  About 更多..

广东省地质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省内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地质科技工作者及其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学术性社团,是发展地质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广东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接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业务指导。
        广东省地质学会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地质学会在中山大学地质系及两广地质调查所中所设的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小组(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于1922年2月3日),1952年成立中国地质学会广州分会,理事长是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陈国达。1964年改称广东省科协地质学会(列为第一届),1980年改名为广东省地质学会,一直挂靠在广东省地质局,此后学会理事长均由广东省地质局局长、副局长或总工担任。
        学会学会现有单位会员116家,个人会员5181名,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3 个工作委员会、1个咨询服务中心和秘书处。秘书处日常办公地点设在紫园商务大厦。

简介组织机构理事会学会章程大事记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1502房
邮政编码:510080

电话:020-86210850
邮箱:dzxh2005@126.com

会员服务  |  Service 更多..